发布日期:2025-03-09 00:18 点击次数:144
在堆满粮食的仓库中,有一个形似大耗子的机器在到处窜动。
它这是在做什么呢?
实际上,这是一款专门用于粮仓管理的机器人。尽管它体型较小,但有了它,便能极大地避免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。在粮油公司工作的员工,最为担忧的便是不慎掉入粮仓之中。

要知道,一个普通的粮仓高度通常可达20米,能够储存上千吨的粮食。其内部干燥的环境使得粮食颗粒间的摩擦力减小,容易形成类似流沙的“粮沙现象”。这就导致一旦有人掉入其中,便会越陷越深,最终被粮食掩埋。
影片《紧急呼救》中有类似的惊险剧情,而这样惊险的情况在现实中也真实发生了。
2021年11月19日,韶关一家粮油公司的工作人员不慎掉入了装满玉米粒的粮仓里。被发现时,他胸口以下已被玉米粒掩埋。消防员在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后,立刻展开了救援行动。但由于被困者被包裹得严严实实,根本无法动弹。

此时,距离人员被困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,被困者因粮食挤压导致血液不流通,嘴唇开始发紫。于是,消防员决定更换救援方法,将多功能担架插在被困者周围,同时开动叉车拆除粮仓的隔板。瞬间,玉米粒喷涌而出,被困者这才被成功救出。

看到这里,你大概就能明白粮仓机器人的用途了吧。仔细观察这款机器人的底盘,会发现它的两侧有两个螺旋钻,能够在粮仓上快速移动。在螺旋钻转动的同时,还能将崎岖不平的粮仓地面铺平。

此外,这款机器人还具备自救功能。即便它不慎被粮食掩埋,也能在高达1.5米的粮食中实现自救,给人一种“破土而出”的感觉。

在粮食挖掘的过程中,它还能够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害虫以及定位受霉菌侵袭的区域。不仅如此,粮仓里的温度和湿度它也能实时监测,一旦发现问题就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。它最前端的摄像头还能向外界传递实时画面,有了它,粮工们就无需再冒着生命危险亲自进入粮仓了。


我国地上粮仓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“杆栏式”粮仓,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,而且被发现时里面还盛有稻谷。

除此之外,还有甘肃的“大方盘”粮仓,也是年代较早的地上粮仓。除了地上粮仓外,还有地下粮仓。

例如河南省洛阳市曾发掘过一个汉代及隋唐时期的地下粮仓“含嘉仓”。粮仓东西长612米,南北宽750米,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,仓深6 - 10米。

这个粮仓整体呈口大底小的造型,大口径为18米,小口径为8米,由此可见当时建仓技术已经相当高超了。毕竟河南地处中原,是农业大省,如此大规模的粮仓,堪称“天下第一粮仓”。